英格兰Ramsgate渔港之二:改变英国信仰的一次登陆
英格兰Ramsgate渔港,开始于海边的一个小渔港,后来在诺曼底公爵占领英格兰之后,这里被改造成对欧洲大陆的贸易港口。而,这里改变英国的不是因为贸易,而是因为由于一个人在此登陆,而从此
改变了英国人的信仰。 瑞姆斯门是继改变英格兰对欧洲贸易历史的英格兰主要的“
五港口”之后建立起来的港口。它的贸易作用不能够与“五港口”改变英国与欧洲大陆经济贸易历史的作用相比美。但是,他的最大贡献是有一个人在此登陆英格兰,他改变了英格兰人的信仰。这不是瞎说,这个人就是现今离这里不远处的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建立者,第一位登陆英格兰的罗马教皇的使者---
传教士奥古斯汀。他为现代的英国人树立起宗教信仰的基石(坎特伯雷大教堂公元597年),它为英国人建立起世界上第一所学校(坎特伯雷国王学校建于公元597年)。
一个罗马传教士不远千里,从意大利来到英格兰。不为自己只为英国大众,这是什么精神呢?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所谓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奉献精神。
虽然,
奥古斯汀公元597年就在这里登陆。但渔港的发展并不是在那个年代开始,它的大发展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,英国史称,维多利亚时代。这里街道上大量的维多利亚时代建筑群落,充分见证者这段英国大发展历史。我在渔港的边上,看到了一家酒店的名字,引起了我的兴趣。这是一家维多利亚时代的典型建筑物。红砖切成的英国式建筑物,酒店的名字为
女王头像酒店。这个女王当然不是现如今的伊丽莎白二世。
维多利亚时代被称之为
英国工业革命的鼎盛时期,它的开始1840年既是中国人不能忘记的“鸦片战争”,新西兰人民不能忘记的1840年侵占新西兰。在此我们不去讨论那段被认为修改了的历史真相,我只想说,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思想顽固不化,受到的只能是屈辱。之前,我去过位于伦敦格林威治的英国海事博物馆,参观之后,拍下一些照片。我始终不能够正视这段历史,不敢详查历史的真相。我在看介绍的时候,只是知道那是一场亚洲贸易战争(英国说法)。按照我一贯的理科思维模式,在我不完全确定之前,我不会胡说八道。不管怎么说,我原来接受的教育都是那样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,我无法抹去。可是,我又不想让自己内心痛苦,所以
不敢解开那段历史。参观过博物馆之后,时间已进过去将近一年。我还在
按兵不动,我需要时间来慢慢接
受。 1840年维多利亚时代开始之后,改变的不仅仅是英国的经济,改变的还有他们的信仰。那个时候,来自古罗马的宗教又再一次被国家重视,而又提起。宗教开始复兴,在奥古斯汀古罗马天主教的基础上,英国自己的宗教体系开始形成。女王被奉为此新教派的神圣人物,英国英联邦的君主就是此教的教皇而被崇拜。
教政统一为一体,而这个统一一身之后的深体只能作为大众的朝拜只用。也不再具有实权。就像现如今的英国女王,成为国家的精神象征。女王只是女王,她虽然是英联邦最高统帅,英国
式教派的教主,但是她的功能只能作为朝拜之用为民服务只用,她没有任何政治权利。当然,包括名义上的英国首相,也同女王一样。不具有任何决定性的权利,最高权利属于民众通过选举产生的议会。英国议会议员的权利非常之大,在议会上只代表投他票的选民,如果这些议员到了只会拍手鼓掌,他们可能随时会被民众替换掉。所以,很多新入选的议员都要不遗余力的
在议会开会时候,表现自己。骂首相,提反对政府议案,起哄、打架是必须。
说着说着,好像话题扯远了。拿回来重说。
啊,
风也轻,
水也清。今天天气
真好。
瑞姆斯门海港很多建筑物均是维多利亚时代建筑特征
街区和很多英国街区差不多。
女王头像酒店

据说,维多利亚时代气息最浓厚的是英格兰的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曼切斯特。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不喜欢那个城市,始终没有真正地去过。一次短暂停留,两次匆匆而过,希望那天灵魂附体下决心去好好地看看。
评论